酱油和醋是家中必备物品,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。这些调味品的质量,直接关系着我们的身体健康。作为中国传统的调味品,酱油采用大豆或脱脂大豆或黑豆、小麦或麸皮,加入水、食盐酿造而成的液体调味品,色泽呈红褐色,有独特酱香,滋味鲜美,有助于促进食欲。
在酱油的生产当中需要进行多个步骤的制作,传统的酱油生产工艺为低盐固态发酵工艺。该工艺是以豆粕、麸皮为原料,经蒸煮、接种、制曲、制醪、发酵、浸淋油、配兑、灭菌等工序制成成品。其发酵温度为45℃-50℃,发酵周期20-25天。该工艺由于为高温、短周期发酵,所生产的酱油浑浊、色泽黑、口感发苦,产品感官指标较差,不能满足产品要求。
酱油中的主要成分为全氮、氨基酸、总酸、还原糖、食盐、无盐固形物和色素。其中,无盐固形物和色素成分中,包括一些大分子蛋白质和具他高分子有机物,细菌也是个体较大的一类。超滤膜孔径在1KDa-30WDa,而酱油中易产生沉淀的蛋白分子量都在几万以上,完全可以诵过超滤膜的截留作用去除大分子蛋白。直接对生酱油进行过滤,在除去各类微生物的同时,除去这些大分子蛋白颗粒和胶体颗粒,使酱油的色泽鲜艳,体态澄清,风味更鲜美,长期存放无沉淀物,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。
由于超滤膜采用的是0.1μm大孔径超滤膜,因此,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全氮、氨基酸、总酸、还原糖和食盐都能通过滤膜,小的蛋白质、高分子有机物或个体较大的微滤(胶体),包括细菌等,则被滤膜截留。而这些成分被截留主要反映为无盐固形物含量的降低,这些物质就是酱油在长期存放过程中,在容器底部出现的沉淀的主要成分。在酱油的色泽方面,经超滤的酱油色度比原料酱油浅,这表明一部分色素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,因此也会被滤膜截留。
膜分离作为新型的分离技术,已在食品行业显示出优越的应用性能。将超滤膜分离技术运用到酱油生产工艺中,将促进酿造行业的技术进步,为企业创经济效益。